《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入*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樊哙闯帐是《史记》“鸿门宴”最为精彩的一段描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但这里有两个细节,项羽说“赐之卮酒”,手下“则与斗卮酒”,项羽说“赐之彘肩”,手下“则与一生彘肩”,多出一“斗”一“生”字,《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字字珠玑,这二字显然不是衍字,值得细细推敲。
“斗卮”相当于特大杯。《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郑玄注:“圈,屈木所为,谓卮、匜之属。”“卮”是酒具,多用木片卷曲制成,故亦称为“圈”。“斗”为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容量不大,所以古人以“升斗之民”指一般老百姓,以“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斗”既可用来计量粮食等,如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也可用于计量酒水,马王堆西汉墓遗策和器物铭文记载的卮有小卮、二升卮、七升卮和斗卮。秦汉时的五升相当于现在的一升,故斗卮容量为二升,以啤酒六百毫升为一瓶计算,一斗卮能盛三瓶多一点啤酒。“斗”作为计量单位虽然不大,但对一个人的酒量来说,一斗酒绝对不少了,君不见“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喝高了哪能写那么多。秦汉时没有蒸馏酒,喝的是酿造酒,度数不是太高,但即便这样,立饮斗卮酒也是酒量惊人的,所以后面项羽才会问:“壮士,能复饮乎?”还能再来一斗卮吗?如果只喝一小杯,添酒就是了,是无须这样问的。
“彘”即猪之大者,《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这个故事让人永远记住了何为“彘”。“彘肩”不是猪的后腿,而是猪的前腿,猪的后腿在有些方言中称为“彘腿”,这是拟人化的叫法。保存古汉语较多的广东方言中,至今还把猪的前蹄称为“猪手”,猪的后蹄称为“猪脚”,命名的方式是一样的。严格说,彘肩还不能叫作猪腿,这里要科普一下。猪是偶蹄目猪科动物,我们是双脚着地,掌骨基本平行于地面,而“猪手”是立起来的,真正着地的是它的两个“手指”,相当于二师兄天天练二指禅。我们以为是它肘关节的地方其实是它的腕关节,从这里分解,下面的称为猪蹄(确切说是猪前蹄,即广东人说的猪手),上面的直到躯干部有一个关节,那才是肘关节,肩关节还要往上,在肩胛骨(*县话称为“锨板儿骨”)那块。清凌廷堪《礼经释例仪礼释牲上》:“前体谓之肱骨,又谓之前胫骨;肱骨三:最上谓之肩,肩下谓之臂,臂下谓之臑。”真正的肩部指猪肩颈部的肉,是猪身上最好的肉(即“一号肉”,*县话称为“二刀肉”,又称“梅花肉”,肌纤维细长,横切面近乎圆形,肥瘦相间,状如梅花,故名。也有些像雪花牛肉,只是脂肪没有雪花牛肉那么细密,是做叉烧的不二之选,也可烫火锅、做毛血旺或是香煎着吃,用来烤肉串、炒孜然肉片,肉嫩而脆,不肥不柴),不过一般情况下,因猪的前腿根部与人的肩膀相当,故也可引申称为“彘肩”,那个部位出胛心肉(肥瘦相间,也比较嫩,可以做塌肉片、水煮肉片和鱼香肉丝,做饺子馅、包子馅最好),也是上等好肉。比较难理解的是“生彘肩”的“生”字,清梁玉绳《史记志疑》:“生字疑误,彘肩不可生食,且此物非进自庖人,即撤自席上,何以生耶?孙侍御云:盖故以此试之也。”后人关于这个“生”字,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生的,有说煮的不熟的,也有说是全字少了一捺的,但都与文意不合。
佛学有个名词叫“生饭”,乃僧家于食前为众生拨出少许而施与之的饭食。还有个名词叫“生盘”,即撒生饭之器,盛生饭以供鸟兽来食。钱钟书《管锥篇》二册“《太平广记》卷论”第三十一条:“又按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二记成都华严阁下饭僧事,有云:‘未食先出生’,盖《乡*》所谓“必齐如也”,未食而拨出少许谓之‘生’,吾乡人今语称未食而先另留者曰‘生剩饭’‘生剩菜’,以别于食后残余之‘剩饭’‘剩菜’也。”《论语乡*》:“虽蔬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就是食前将席上各种食品拿出少许,放在食器之间,祭最初发明饮食的人,《左传》称之为“泛祭”。这与佛家借以施舍众生的用意虽有不同,但二者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把做好的食物拿出少许以待用。在现代无锡方言中,仍称未食而另留者曰“生”,这是古汉语的遗存,应该比较接近司马迁的原意。
要理解这点,还需要了解秦汉食制。那时还是分餐制,大家席地而坐,列鼎而食,每人面前摆一个几案,没有煎炒烹炸,肉都是大块大块煮的(肉块小了不好捞),吃肉时须用匕(长柄汤匙)把肉取出,由专人节解牲体,连肉带骨置之于俎(两端有足的砧板,为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盛放牲体的礼器,根据所盛物的不同还可分为“羊俎”、“彘俎”、“鱼俎”和盛干肉的“腊俎”等)
俎
上,然后分食,这个过程称为“折俎”(《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汉初丞相陈平就干过折俎这活儿,颜师古释“宰”为“主切割肉也”,“宰相”之“宰”也是由此义引申而来。能把折俎做得让大家都满意,还是需要相当能力的,进而宰执天下也不是难事。因祭祀或重大庆典宴会都要有折俎,故“折俎”又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唐毛杰《与卢藏用书》:“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有个成语叫“折冲樽俎”,“樽俎”是盛酒食的器具,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这是成语“越俎代庖”的出处,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刀俎”,刀和砧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豆”,亦为礼器,《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俎”和“豆”一是切肉的,一是盛肉的,所以多用“俎豆”代指祭祀之事,《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旅之事,未之学也。”)。因此“生彘肩”就是未动食的囫囵个儿的熟猪肩,未曾折俎没有切开的,所以樊哙才会以盾为俎,“拔剑切而啖之”,这种吃法粗犷而豪放,所以有个成语叫“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宋代刘过还写过一首词《沁园春斗酒彘肩》,用的就是这一典故。
《礼记祭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于后。俎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秦汉距周不远,彘肩贵于彘腿(直到今天,*县人仍保留古风,以前蹄为贵,不管买肴也好,用猪蹄打冻儿也好,有前蹄不要后蹄)。樊哙闯帐乃高调出场,项羽人称西楚霸王,力能扛鼎,对武勇之士当引为同类,赐之彘肩给的是上等部位,说明项羽对樊哙的赏识,怎么可能“血呲呼拉”地让他吃生的呢?侍从给斗卮酒与生彘肩,则未尝没有为难或考量樊哙的意思,古人以能吃能喝为男人雄壮的表现之一。自古以来打虎英雄众多,为何武松能独享其名?与他喝了十八碗“透瓶香”不无关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来自我勉励。*县话有个词儿叫“老饭力儿”,说的是老人能吃饭身体才好。所以此节中斗卮酒的“斗”与生彘肩的“生”是对应的,突出的是量大而不是生熟,樊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显豪杰本色,项羽赞其壮士,好感顿生,这才有后面的进言。
我们现在吃的肘子,即上海人所说的“蹄膀”,位置比彘肩要向下一点,准确地说,是从腕关节到肘关节的部分(后腿是从踝关节到膝关节)。有的地方将猪分解后会单独卖“猪膝盖”,或叫“猪脚圈”,
猪脚圈
其实是猪的腕关节或踝关节,上连肘子,下连猪蹄,吃的是筋头巴脑,肉并不多,卖的也很便宜,几块钱一个。肘子就不一样了,皮、瘦肉、肥肉、骨、筋,五美俱全,用来红烧,肉烂皮酥,软糯肥美,细嫩鲜香,蹄筋儿还有嚼劲,各种口感一网打尽。
带蹄肘子
前肘小些,但肉质细腻,卖价高。后肘肉质虽较粗韧,但有更丰富的蹄筋、更大的骨头、更厚的皮下组织,个儿大解馋。东坡肘子就是红烧肘子,
红烧肘子
据说与苏东坡有关。当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贬居*州,发现*州人不喜欢吃猪肉,当地猪肉价很低,于是便常常买些猪肉回来做(这也与他囊中羞涩有关系,用*县话说叫“贪贱”,在*州时他还喜欢吃羊蝎子,引得“众狗不悦”,也是一样的原因),还写过一篇《猪肉颂》记录此事:“*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如果说把红烧肉称作“东坡肉”还有几分靠谱,把红烧肘子称作“东坡肘子”则纯属傍名人,苏东坡留下的文字中并无与烧肘子有关的记载,红烧肘子进入菜谱已是清代的事了。*县近几年才兴吃红烧肘子,因为肘子是带皮的,*县以前杀猪都是剥皮剔骨,只有下货中的猪头和猪蹄带皮。以前老*县婚丧嫁娶宴席上必备的是“海参肘儿肉”,
海参肘儿肉
用的“肘儿”是“后肘儿”(即后腿肉),这个部位肉多且硬,肉丝粗,煮炖之后不松不散,样子好看。不过海参肘儿肉味道比较清淡,现在的人“五味令人口爽”(“口爽”,舌不知味),红烧肘子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的肥腴重味更适合麻木的味蕾吧。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