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提起这种调味品,广东人绝对是博士后
TUhjnbcbe - 2023/2/20 16:40:00

头图|深圳美食部落

极物君语:

每一个广东小孩,大概都有豉油捞饭的回忆。

但北方人看见一碗白饭,大概要下意识喊一句:“上蘸酱!”

在调料方面,东北端出了大酱,北京端出了麻酱,每一种酱都浓墨重彩,哪怕是北方的酱油,都味重且色浓。

追求浓郁的北方人或许很难理解,怎么广东的酱油还有不挂壁的?

广东人做菜讲究鲜,在他们看来,酱料可以让食物升华,但绝不能喧宾夺主。

而豉油,则是广东的特殊魔药,有着把食物点石成金的魔力。

当你打开一个广东人的调味柜,在油盐之外,还有各种高高矮矮的瓶装深褐色液体,有叫生抽,有叫老抽,有叫美极鲜……

广东人对豉油爱到了极点,不惜大鸣大放地给它们分门别类地贴上标签,做什么菜放什么豉油,甚至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秘制”豉油配方,代代相传,千金不换。

连老饕蔡澜都说:“广东人才分‘生抽’和‘老抽’的,其他地方人根本听不懂,只知一种是浓一种是淡,讲起第一次由豆浆中挤出来的“头抽”,他们听了更摸不着头脑。”

可见,广东人确实是吃豉油方面的专家了。

图片|呆总去哪吃编辑部

从古至今,豉油的成型有赖于时间和阳光。它需要一步步耕耘,一天天等待。

大豆、豆饼为豉油提供了蛋白质风味,小麦、米糠的加入为豉油添加淀粉质,食盐提高豉油的咸度,并避免豉油受到杂菌的污染。

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的菌种,能加快蛋白质的水解,给豉油的成长装上助推器。

等所有原料沉淀至少天以后,用细管穿过浮在表面的面豉,在底部抽出的红棕色液体,便是成型的豉油了。

要选到一瓶好豉油,不仅要分清生抽和老抽,而且还要看清配料表。

图片|图虫创意

丨生抽

广东人常说“生抽”、“老抽”的“抽”,是抽取的意思。

换而言之,“生抽”就是直接从豉油缸里抽取出来的豉油。

豉油原液可以分三次抽取,第一次抽取的豉油叫作“头抽”。

头抽有着亮眼的红棕色,酱汁清澈容易流动,倒进白瓷碟里,极少出现挂壁的状态。好的头抽,豉香浓郁,它像是调味品届的极品红酒,每一滴都隐藏着原生食材的味道。

图片|图虫创意

在同一缸豉油里,头抽的香味最浓,也最矜贵。

广东人往往会用头抽搭配鲜味同样浓郁的食材。白灼的小章鱼,八爪蜷缩成花,轻轻蘸一点头抽,头抽的咸衬出小章鱼本身的清爽微甜,弹牙的齿感让它似乎还活在你的口腔里愉快冲浪。

鲜鱼蒸熟以后,往上淋的一层薄头抽,便是整道菜的点睛之笔。

图片|因子食味记

抽完头抽,继续往酱缸里加入盐水,继续生晒发酵,第二次抽取的生抽,可以称为“金标”,再次循环抽取的,便是“银标”。

生抽,在日常生活里出场率最高。

拌面是它,炒菜是它,甚至有广东人会用它来蘸水果。

刺口的菠萝,被生抽的盐分消解了有机酸和“菠萝朊酶”,在豉油里变得温顺可爱;酸涩的杨梅,在生抽里获得了酸甜平衡的口感,多吃两颗也不会被酸倒了大牙。

酸和咸的结合,铺垫出入口的回甘。

乍一看像是“黑暗料理”,但广东的豉油专家们还是要竖起拇指大赞:“这是好嘢!”

丨老抽

如果说,生抽是初出茅庐的少年,那老抽就是饱尝人生百味的智者。

在抽取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经过晒制、过滤等步骤,提取出来的豉油,便叫做“老抽”。

深褐是老抽的外表色,比起生抽,老抽的质地更为浓稠,倒进白瓷碟,慢慢旋转,会出现挂壁的现象。

蘸一点去尝,鲜美的微甜在味蕾上缓慢铺展。

但广东人还是喜欢用老抽给食物上色。

腌腊肉,倒点老抽,在风干之后才会有鸽子血宝石一样美丽的颜色。在大排档里,一碟镬气十足的干炒牛河,是绝对少不了老抽的加持,每一条河粉都闪着粽咖色的光泽,扑面而来的豉油浓香,就是要令食客口水横流,食指大动。

图片|豆帝煮

丨看清配料表

广东豉油头抽的鲜味最浓,“金标”、“银标”等批次的豉油,本源鲜味会逐渐递减。到了老抽,鲜味的来源已经很复杂了。

在豉油瓶身上,除了“生抽”、“头抽”、“金标”、“银标”“老抽”,还有一个衡量酱油鲜味的标准——液态氨基酸氮含量:

为了让豉油的口感更好,达到鲜味大爆发的效果,有部分厂家会在豉油里额外添加谷氨酸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味精。

味精一放,鲜味翻番,三级豉油变特级。

但做了几十年豉油的李师傅始终是头抽坚定的支持者:“头抽本身鲜味足够,不用额外加味精。但普通的生抽一般都会加味精的,工业味会重一点。”

如果想要选到好豉油,那就要看清楚配料表了。如果豉油的配料表上谷氨酸钠的排位靠前,那它的鲜味很可能是来自于味精,而不是来自于*豆的自然分解。

尽管老抽、生抽、头抽,都各有特色。

但广东人最喜欢的豉油,往往是独家制作,没有统一的配方……

图片|贰哥食记

在一众美食家之中,蔡澜可算得上是个豉油的狂热爱好者,据他自述,一打开他家的橱柜,迎面来的就是几十瓶豉油。这样的一位美食家,在豉油的品味上和广东人达成了一致,他说,粤菜是少盐的艺术,但用来提鲜的豉油极好。

在《特级校对陈家厨坊》里就曾经揭露过,粤式酒家的蒸鱼豉油,决不单是把几种生抽混在一起,而是先把鲮鱼骨、冬菇脚、红萝卜、香菜头等用慢火熬出浓汤,滤渣之后再加老抽生抽蚝油等酱料再度煮沸,甚至连调味用的水,也要是瑶柱煎出的高汤。

图片|图虫创意

哪怕只是街头的煲仔饭店,也会有自己的独家豉油。或者是用炸过的金蒜增香,或者是用微辣的椒圈提味,当秘制豉油顺着滚烫的锅边往下滑,发出滋滋的声响,溢出来的不同香气,就是不同店铺的独家记认。

粤菜追求食材的鲜,也追求调味上的“和味”。

和味,是一种复合的表现,它是有层次的味道。

豉油有缓冲中和的作用,适量的盐分和香味成分,能让酸性不同的食物在入口的时候接近弱酸性,让食物入口时的味道相对统一,不至于太刺激。入口是咸,起伏之间又有些许酸甜鲜辣,各种味道之间和谐拥抱,齐心协力地让每一种平凡的食材也成为光芒四射的佳肴。

图片|图虫创意

做什么菜就应当用什么豉油。在外地人的眼里,这可能是一个近乎严苛的要求,但对于广东人来说,这是对于食物最诚挚的尊重,是做菜时候不可或缺的认真。

广东人有一句俗语,“豉油捞饭,整色整水”,它固然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装模做样的人,但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即使只有一碗白饭,都可以用豉油让它染上油亮的红棕,浸润和味的口感,再单调贫乏的生活,只要有一勺豉油,也会变得多彩起来。

或许,豉油也是广东人对生活的乐观。

世上无难事,实在不行,至少还有豉油捞饭啊——

参考资料:

1.海天味业官方网站

2.《特级校对,陈家厨坊》,方晓岚

3.《最新年2月国内酱油选购攻略》,知乎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起这种调味品,广东人绝对是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