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过年回我老婆娘家的时候,丈母娘做了一种我很稀奇但当地却很平常的特色美食,称之为渣肉。
这是一种调好味的碎米和玉米粉包裹起来的五花肉片,蒸出来类似粉蒸肉,但口味相差极大。长时间的重压和发酵,让肉片产生了一种特别醉人的酸香味。它貌不惊人,做法家常。可以蒸,可以炒,可以煎炸,可以烧汤。虽然比较肥但不太腻,蛋白质长期发酵分解成了氨基酸,鲜味又十足。最好的吃法是去镇上买两个烧饼一夹,那味道简直不摆了。
其实这种美食,就是我国传统食物中的活化石:鲊。它从周代宫廷宴席上初露芳容,到秦汉时期工艺日趋成熟,一直流传到现在老百姓的家里,足有年了。但官方词典和字典的解释说,它是一种用盐和红曲米腌制的鱼(这明显是江西和福建一些地方的红糟鱼),比如《辞海》也说过它是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比如腌鱼,糟鱼等。
如果非要较真的话,这个解释很牵强。最早的鲊是用鱼做的,但不等于只有鱼才能做鲊。而且其他种类的鲊,也要远远多于传统的鱼鲊。比如在宋代的江南,就有一种把羊腿锤烂,煮熟再吹干的肉菜叫做肉鲊。*庭坚还曾经记载过一种用*雀做的鲊(蔡京也爱吃),这就要叫鸟鲊了。到了明代,嘉善地区流行一种柳叶鲊,说白了就是把米粉和切成细窄薄片的五花肉放在一起腌制。
云南石林的骨头参而在福建沿海地区,有一种用蛏子,淡菜和生蚝做的鲊,叫渁鲊。现在的鲊,主要流行在西南地区,比如鲊肉,鲊骨头(骨头参),鲊海椒等,你看,不论古代还是流传下来的“鲊”,已经很多都和鱼无关了。所以,很多美食届人士都说”鲊“这个东西已经消失。实际上,它只是变了个形式继续存在罢了,说不定你昨天才吃过呢。
那么早期的鲊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周代的已经不可考,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鲊的做法,还是要看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鱼鮓的活化石:祁阳鱼鮓
贾思勰提到,先把鲤鱼切成片,搓上盐之后让它把表面吹干。其次,要把米,桔皮,酒,茱萸,花椒等混合在坛底垫上一层。这时就可以一层鱼片一层混合料铺好压实。最后用荷叶封口上压重物,一般来说半天就能吃,但最好吃的话,还要等一个月左右。
这就是鲊的初始形态。
而且,贾思勰还不厌其烦地说了做鲊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做鲊一定要在春秋两季。这个时候温度正好,而夏天则容易生蛆腐烂,冬天温度过低又发酵不彻底。地利:鱼大不行,鱼小也不行,湖鱼佳,海鱼次之。小了骨肉尽糜,吃不到嘴里。太大了吧,骨头太硬,肉又太粗。所以他提出鱼最起码选择在1尺半左右以上(上限没说,我估计怎么也要10斤以内吧),只要不适合做生鱼片的,都可以拿来做鲊。人(鱼)和,做鲊的鱼一定要越瘦越好。鱼太肥,一个是容易腐坏(油脂氧化了),另一个就是过于腥咸,口味不佳。
你看,在古代,做鲊也挺不容易的。
武松喝的酒最多也就啤酒的度数
要说鲊的味道有多好,其实也不尽然。最起码鱼发酵的那股腐臭腥咸的味道(想想鱼露),单靠橘子皮,花椒,茱萸和只有几度的低度酒(放酒主要是促进发酵)是绝对去不掉的,它不过是古代保存食物的一个没办法又比较好吃的方法。
所以,当清代物质慢慢丰富之后,鲊就在经济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带消失了。反而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其实“鲊”这个字,在汉字中它对应的另一个字,那就是“脯”。汉字在造字时,有意识的会造出同源双生字,比如脂肪,凤凰,麒麟,狐狸,狼狈等。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而鲊和脯,都是指的除去水分后便于储藏的食品。只不过一个鱼字旁,一个肉字旁罢了。鲊偏向于鱼,而脯偏向于肉。鲊侧重点在脱水后压榨发酵,而脯侧重点在脱水后曝晒风干。
所以最早造出这两个字时,鲊是不能晾晒,脯也是不能压榨的。但后来礼崩乐坏,谁也不吃周礼那一套了。大家都说凭什么啊?肉压榨发酵一下也挺好,鱼做成风干的咸鱼也挺香。所以这两个字再也不能泾渭分明,反而相互渗透了。
最后扯两句: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提到了做鲊的另几种手法,比如布裹石压,压石加封,布内扭干等。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说白了就是通过外力而压榨去食材本身的水分,从而方便下一步的入味。
而“乍”,本身就有使空间狭窄的意思。怎么狭窄?那只能靠压榨啰。鲊这个字,果然造的奇妙。
这大半夜的,又把自己给写饿了。还有两个月又要过年了,不知道丈母娘还有没有做渣肉,很期待。
我是澜馋食记,爱美食爱生活,熟知中外家常小菜,厨房秘籍。为人耿直,只说干货,杜绝忽悠。喜欢美食文化和厨房家常美食,每日(屁)更新深度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