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映的《 之 》在近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故事延续了上一部《 》电影的情节,向观众们讲述了美*在下碣隅里受挫后,向38线以南撤退,中途于 一带遭遇我*阻击的故事。在双方围绕 一线展开激烈战斗的过程中,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 ”桥下,有四根粗壮的管道。电影也不止一次出现 沿着管道,向美*水泵房冲锋的镜头。
那么, 下的这“四根管道”,究竟有什么作用?它对于 一战,乃至 战役,有着什么重要的意义呢?今天,本期节目就为您讲述《 之 》背后的这一细节,以及这四根管道背后的故事。
( 之 )
或许,细心的观众朋友在看到 下的四根管道时,不禁会产生疑惑:既然这里被称作是“桥”,为什么桥底下还会铺上四根看起来和桥格格不入的管道呢?实际上,这里有两个历史真相能回答观众们心中的疑问:其一, 并不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大坝;其二, 也并不是战役发生地点的真实名字。
为什么说 并不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坝”呢?从地图上来看,我们会发现 位于 湖水的下游——或者更严谨地说,是位于长津江的下游。之所以要说 是位于长津江的下游,是因为 本身是一个由人工开凿,引水至长津江的人工湖泊。
长津江发源于有“朝鲜半岛屋脊”之称的盖马高原,全长约千米,而它所处的盖马高原平均海拔则有——米。崎岖的地形,和较大的海拔高度差,让这里的水能非常丰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在长津江以南的古土里一带,修筑了一座跨度为8.8米,高55米,横架在两山之间的大坝,这座大坝的顶端也可供两山之间的人来通行,因此也可被称之为“桥”,而这座桥就是电影中“ ”的原型。正是因为这一座亦桥亦坝的建筑,将自北向南流的长津江拦腰截断,才有了后来位于该建筑北部,因流水淤积而形成的人工湖泊: 。
在了解过“ ”的另一重身份以后,我们就不难明白 下四根管道的作用了:这四根管道,实际上就是用来疏导长津江上下游的通水管道,从而控制“ ”这处水坝的发电量以及人工湖“ ”的库容量。要知道, 的湖泊面积就有54.2平方公里,相当于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如果按照 的平均水深3米来算的话,那么一个 大约可容纳的水就超过1.6亿立方米。如果没有这四根管道来疏导长津江江水,那么泛滥的江水必将会对延岸朝鲜百姓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从疏导江水这个角度来看,“ ”作为“水坝”的工程意义,实际上要远大于它作为“桥”的工程意义。而至于为什么在《 之 》的电影中,这四根管道似乎并没有流水,是因为位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且发源于盖马高原的长津江本身在一年中就有结冰期。而 之战中的 一役,是发生在年的12月,正是长津江的结冰期。因此,管道里没有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 ”是“桥”也是“坝”的建筑身份定位,则牵扯到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实际上“ ”并不是此处战役发生地点的真实名字。也就是说,“ ”这里原本并不叫作“ ”。根据 的地图标记,第20*的《阵中日记》和《 战争史》的记载,我们发现 将此处战略要地分别称之为“发电所”、“门岘与堡后庄洞桥”和“公路桥梁”。而在美*的作战地图中,我们发现美*仅将此处战略要地称之为“桥”或“车撤桥”。也就是说,“ ”并不是中国人民 和美*对此处战略要地的官方称谓。
那既然“ ”均不是中国人民 和美*给予此处战略要地的官方称谓,那“ ”这个词究竟又是怎么凭空创造出来的?——实际上,将此处战略要地称为“ ”的,是日本人。为什么日本会将此处战略要地称之为 呢?其一,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 ”下有四个排水管道,美*将这种排水管道称之为“水阀(penstock)”或“阀门”。而日本在将这种称谓从英文翻译过日文后,就简写为“水门”;其二,在日本国内,会将从水坝上经过的桥特别称之为“ ”。电影《 之 》,从某种程度上是借鉴了日本对此处战略要地的地名称谓。
从地名称谓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民 和美*开展激烈战斗的“ ”,似乎和日本确实有些历史渊源。但是,日本和“ ”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 ”一地的地名——因为,“ ”这座水坝桥本身,也是由日本人修筑的。我们都知道,在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朝落败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使得日本拥有了对朝鲜的控制权。年,日本又强迫朝鲜签署《日韩合并条约》,建立起了对朝鲜半岛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疯狂攫取朝鲜半岛的财富。而朝鲜半岛上的水力财富,就被日本人所看重。
因此,在年,日本就先于战江一带开展水电站建设,历时6年建成战江水电站,并将战江拦腰截断,由此形成了一座人工湖:“赴战湖”。而日本人从湛江的水力发电工程那里尝到甜头后,便在年投资2千万日元,开展更大规模的水电站建设:这就是后来长津江一带的发电站。历时五年后,长津江发电站正式落地,而将长津江拦腰截断的大坝,就是后来的“ ”,而长津江被拦腰截断后形成的人工湖泊,也就是后来的“ ”。
日本在朝鲜半岛大肆修筑水利工程的过程,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朝两国开展步步侵略,对两国人民进行殖民压迫的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日本一直视朝鲜为进驻中国东北的后方大本营,因此便加紧了对朝鲜半岛的水利工程建设。前面所提到的“战江水力发电站”,恰好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两年后建成的。而“长津江水力发电站”,则恰好是在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后的第二年建成。这两座发电站,均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了日本侵略中国,压迫朝鲜人民的“帮凶”,虽然从今天的水力工程建设来看,战江、长津江水力发电站的发电规模中规中矩,但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这两座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足以为驻足在朝鲜半岛和东北地区的日本提供开动战争机器的燃料。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在 的第二次大规模战役中剑指 ,并在美*从 一线南撤之际,前后三次突袭 ——抛去阻断美*陆战一师南撤归路,全歼美*陆战一师的战术意义,三次突袭 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战略意义:那就是防止美、韩联*长期盘踞此地,借助长津江水电站一带的工业产能,以战养战。这是新中国自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就吸取到的深刻教训。因此,在 之初,保卫了 ,突袭了 ,实际上就是保卫了朝鲜,保卫了朝鲜背后祖国东北三省的安全。
(《 之 》剧照)
虽然人民 曾连续三次英勇破袭 ,给美*造成重大伤亡。但也因种种历史原因,让此次战役有一定的遗憾:在中国人民 第三次破袭 ,美*陆战一师面临围歼之际,美国空*部队在 以北的古土里投掷下供美*撤退使用的MZ型车撤桥组件。这种撤桥组件由美国工兵配备,主要用于在战场搭建临时桥梁,供美*的步兵部队、装甲部队在无桥梁或桥梁被炸毁的情况下紧急撤离。
这种MZ型车撤桥组件恰巧有车的两个车轮之间那么宽,因此美*在配备上这种MZ型车撤桥组件后,便能迅速脱离战场——很多朋友可能认为,美*陆战一师能够在 被三次炸毁的情况下,仍能跳出包围圈,或许是一种巧合。但是,在 一役中用于撤退的MZ型车撤桥组件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上,就已被美*投入使用。这不仅体现了美*在当时丰富的作战经验,也体现了美国当时的工业实力。
一战,无论是对中国人民 ,还是对美*而言,都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战斗。对中国人民 来说,这场战役是历经艰辛才取得的辉煌胜利,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逼退至 以南,保障了北朝鲜的安全。但同时,美*在此战役期间所展现的战场火力、工业实力,也令 惊叹,而这也成为了后来促成新中国迈向国防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力量。而美*也在 一战中,真正领略到了中国人民 的实力,这让美*在 随后的战斗中不敢再轻视这一支小米加步枪的力量,更在自此以后对这支以人民命名*队背后的红色大国心怀敬意。
时至今日, 一役已过去了72个年头。曾在这里流血、牺牲战士的姓名,或许无人知晓,但是他们的功绩却永世长存。 上的 ,不管被冠以什么样的命名,它都已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一座丰碑,是曾经 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保家卫国的大坝与钢铁长城。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解放**事科学院, 戰爭史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解放**事科学院出版社,,
《长津水库战役》(TheChosinReservoirCampaign),美国海*陆战队战史部作战处(G3)出版
张铚秀,《*旅生涯》(张铚秀回忆录),解放*出版社,年
Alexander,BevinR.,Korea:TheFirstWarWeLost,NewYork,NewYork:Hippocren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