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细数舌尖3四宗罪
TUhjnbcbe - 2022/9/23 10:46:00
北京雀斑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448764.html

春节长假,当饿哭了的人们咽着口水,万分期待地打开电视去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时,他们发现,这个沉寂了四年的节目“崩了”。

豆瓣上,《舌尖3》的评分一路下跌,截至2月26日,评分已跌至4.4分,远低于第一季的9.3分和第二季的8.4分。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低分,估计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一场美食盛宴,瞬间沦为“吐槽大会”。

网友们开始集体为《舌尖3》挑刺,有说这一季狂撒鸡汤、猛变知音体的;也有抨击片中引用的人文典故出了低级历史错误的;还有人说,《舌尖3》主创过分沉迷仪式感,重讲礼仪教化人,却失了“舌尖”本味;摄影专业人士则吐槽片子成像过曝、欠曝、暗部死黑等技术问题。

“这一季,建议大家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泡枸杞看。”有公号“恶*”地评论。

《舌尖3》究竟被细数出了哪些罪状?它整段垮掉的背后又究竟发生了什么?

沙洛,纪录片导演、编剧,《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分集导演。(网络图)

罪状一:知音体

“张修林自幼习武,曾师承多位武术名家,形意、八卦、太极、通背等,他俱得真传……”刚刚打开电视机的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辨出来,这居然是《舌尖3》的第三集。

在47分钟的时长里,关于这个叫张修林的老武术家,从第9分12秒开始,至第17分40秒结束,占了将近1/4的时长。这一段中讲了武术家如何收徒、传承武术,甚至还左手右手几个慢动作展现了武术家的高超本领……

但就是没能让人看出,这些内容跟“舌尖”究竟有何关联。在《舌尖1》中,食物是神灵一般的主角。无论镜头、节奏还是节目中穿插的人文故事,都是为了突出食物的神圣。而到了《舌尖3》,食物不过是个小配角罢了,镜头邋遢,选择食物种类的时候也毫不考究。食物的存在,看起来不过是为了衬托那些铁锅的好用、武术的高超。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介绍了松茸这种食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碳烤松茸这道美味。(网络图)

有网友吐槽道:“这一季的镜头也太乱剪了吧,停留在食物上的单个镜头都不超过2秒,却用了慢镜头拍一个老头儿练武术?”

这种重人物煽情,轻食物溯源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第三集。比如第二集中煎饼馃子摊的下岗再就业大妈,还有四川弃医从麻辣烫的贴心女婿,都很强很励志。但观众纷纷脸懵:我要看的是《舌尖3》,为什么给我看《知音》的人间百态?

其实,观众对《舌尖》刻意煽情的反感,早在第二季就开始了。第二季中某一集,为了苦寻厨艺而坚持几年没回家、连奶奶患癌数次化疗也坚持不回的某主角,片子展现出这样的剧情和导向,即被观众骂臭。

只不过,那时的片子,还是正统的美食人文纪录片,既详细地讲了大米如何从米浆到米粉的工艺,也宣传了陕西*老汉的勤劳发家致富故事。既有硬菜也有软糖,观众自然买账。

而到了《舌尖3》,观众不明白的是,为何要将镜头对准学医学得好好的女婿转握菜刀的故事?为何要展现出一个普通村子里对老少尊卑、位席座次仪式感的迷恋?

自开播以来,《舌尖3》中层出不穷的历史错误和宛如“微商”集会的拍摄对象引起了颇多的争议,有网友称鲁菜九转大肠的做法“完全不对”。(网络图)

“大家都会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这个博大精深到底是什么?肯定不仅仅是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舌尖3》的总导演刘鸿彦说。

很遗憾的是,如今的呈现效果,似乎只有“背后附着的东西”,却少了“食物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观众会反感节目组代替煎饼馃子大爷大妈“卖惨”?

因为观众并不想知道小贩家庭是如何省吃俭用,而是想知道煎饼的成分如何而来,薄脆如何做,这种食物为何会被发明出来,和当时的历史人事有哪些关联。

新一代的受众,希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爆炸社会中习得知识、干货、信息量,如此才不会觉得看一个单集长达50分钟的片子是“杀时间”。单调地煽情那一套,真的不奏效了。

更何况,相比那些悲惨的人间百态,在《舌尖3》中,美食才是最惨的。

2月9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成功举办。(网络图)

罪状二:班底草台

《舌尖1》播出于年,在那之前,中国的屏幕上只有美食栏目,主持人出镜去餐厅吃吃喝喝,或者厨师在棚里教人做菜,美食纪录片是新鲜事。当时的创作团队轻装上阵,没有压力,拍出的片子令人耳目一新,以食物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各地的食物渊源,讲述中国不同地域人们和美食之间的故事。

一个独立,认真,走心,没有包袱的纪录片意外走红,成为现象级的超级IP,这个结果制作团队也始料未及。

彼时,中国餐饮行业也开始进入营销时代,许多餐饮企业瞅准舌尖效应,完成了品牌营销与提升。以至于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餐厅里,都可以见到与“舌尖”相关的推广字眼。

《舌尖2》的播出是在年,此时的团队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虽然有种种负面的声音,但还是成功了。这部片子叫人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流着泪水。

按照规律,《舌尖3》应该在年播出,陈晓卿的构思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在全球的视野内寻找中国味道脉络,食物学本身就是人类学,食物的流变,人类的迁徙,因为香料衍生的战争,一个辣椒如何从海外传到中国,土豆如何拯救饥荒。立足中国当下,放眼全球古今。

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没有启动,陈晓卿从央视辞职。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头号招牌,大量的广告赞助都已经到位。箭在弦上,不能耽搁,刘鸿彦临危受命,年4月接手《舌尖3》,搭建团队。从启动到播出,仅仅有10个月的时间。

10个月,要拍摄出分钟的内容(50分钟*8集),对于任何团队来说,都是一件极难的工作,稍有闪失,就会把之前苦苦积攒的资历名声全部搭上。

作为央视纪录片老兵,刘鸿彦年进入《东方时空》栏目组从事纪录片创作,制作过《中国人的活法》、《中国人在非洲》和《我们这五年》等一系列作品。(网络图)

刘鸿彦在采访中骄傲地提起过:“这一季拥有一个年轻且国际化的创作团队,有来自荷兰的摄影师和剪辑师,整个团队有近人的规模。”

而在美食记者小宽看来,这些人大多都有非常丰富的拍摄经验,懂得结构的搭建,叙述的语言,画面的呈现,布光布景,熟稔各种摄影器材,摸爬滚打,吃苦耐劳。但是,共性是不懂美食。拿总导演刘鸿彦来说,她从年开始就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从事纪录片创作,在央视新闻频道做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从中国梦走到基层,航天发展,抗洪救灾,她的拍摄经验可谓非常丰富,唯独缺了和美食相关的部分。

而这直接导致《舌尖3》中的美食漏洞百出。

在第三集《宴》里,一处关于鲈鱼的段落引发热议。园林设计专家叶放,去太湖寻找花鲈,想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但最后镜头一转,厨师从鱼缸里捞起来的“太湖鱼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鲈。

《新闻晨报》就此采访了上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专家在观看相关视频后,并经过反复比对确认,厨师从鱼缸里打捞上来的养殖鲈鱼是大口黑鲈。

在已经播出的《舌尖3》里,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水盆羊肉不该在回民街拍,所谓“花打四门”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小宽认为,因为专业度不够而出现的这些常识性错误,是引发吐槽的最初原因。

网友认为,《舌尖3》里“美食不如美器”,和美食主题自相矛盾。(网络图)

罪状三:价值观错乱

如果仅仅是专业度不够而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就是看个热闹,好看就行,也不会引起如此波澜壮阔的踩踏行为。

然而导致整场崩盘,以至于被吐槽至死的问题,其实是《舌尖3》的美食价值观变了味。

前两季的美食价值观是质朴的,食材、炊具、餐盘这三样做美食的必备品,不论是贫贱还是富贵,都有着让观众满足的朴实心意。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场片头画。(网络图)

第一季中的美食们,都是以他们在生活中最自然的方式出现,所拍摄的内容就是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上百元一斤的松茸在火上烤一烤就能吃。如此简单的做法让很多日常吃不到松茸的观众有了想象的空间。第三季就不一样了。他们找来一些穿戴整齐、长相美貌的厨师来拍,用黑漆漆的背景板展现着跳跃在空中的食材,突出着工业化和精致。一道石烹松茸,既得用石锅又得用熬个几小时的高汤,不仅为观众设置了想象的门槛,而且在饮食价值观上认贵不认味,“美食不如美器”,和美食主题自相矛盾。

“舌尖”前两季之所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抓住了观众的胃。第二季播出时,观众嘴上说“煽情”“作假”,但心里还是喜欢的,只不过是爱之深,责之切罢了。

然而,在这一季,做菜过程更像是质量低下的教学视频。

主创们迷恋的,是美食技艺的繁复。“水盆羊肉每碗三片肉是最好的,这是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口味试炼”“章丘铁锅必须历经12道工序、再过18遍火候、度高温锤炼、经过次捶打”……

买椟还珠、喧宾夺主,这恐怕是《舌尖3》暂时还摘不掉的帽子。至于讲到“文会宴”的部分,搬出了《红楼梦》中的茄鲞这一奢靡之物,又如数家珍地举出了《随园食单》等各种名著古籍,也难逃掉书袋嫌疑。

在小宽看来,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进餐行为,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价值观。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陈腐的饮食观念,吃哪补哪只是入门级别的,迷信传统,崇拜古法,信服药食同源,岂不知食用不当会要人性命。而在全球视野内,饮食是一门科学,如果不睁眼看世界,自得于“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美食大国”等等自欺欺人的状态,中国美食永远是一个文化孤岛,也无望成为软实力的价值观输出。世界上餐饮潮流翻天地覆,我们还自得于农耕文明的简朴,这本质是一种落后。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里,大多数做菜过程都被搬到黑背景前。(网络图)

罪状四:鼓吹药食同源

在《舌尖3》中,几乎每一集都有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凭吊,对传统糟粕的赞美,对古法的尊崇,对手工的迷恋。以“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为主题的第四集《养》甚至达到了极致。

这一集中,节目组不遗余力地鼓吹药食同源,饮食养生,却丝毫不谈及这背后的健康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恶果连连。

最开始出现在这一集的食物是蓑衣*瓜,然后,解说词就给出结论:*瓜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这样的论断,依据从何而来,节目组没有解释。类似的纰漏和玄学论述在《舌尖3》这部片子里,比比皆是。难怪有网友评论,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是舌尖上的养生堂。

为了包装传统食物和食疗方子的健康效果,节目不仅用上了“免疫力”这样的现代词汇,一些明明可以自愈的疾病,其治疗功效,也推给了一些在当地民间流行的茶饮。

《舌尖3》中的川菜厨师兰明路说:“爱是最好的调味品”。(网络图)

事实上,食疗是有风险的。这一点,《舌尖3》却避而不谈。

比如,《舌尖3》里鼓吹鱼腥草,说它“补养身心”,可是近年来,随着中草药曝出的肾病问题,这味食物也被怀疑跟肾脏损害有关系。

鱼腥草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甚为风靡,但它其实含有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这是已知最强的致癌物之一,有肾*性,并可以导致肾癌等多种癌症。马兜铃酸进入人体,会代谢生成马兜铃内酰胺。尽管鱼腥草所含的集中马兜铃内酰胺,跟目前发现的*性最大的那种马兜铃内酰胺不同,但它们的*性机理可能类似。

这一集里还隆重推出了“草药炖猪脚”,但在网上一搜就可以发现,除去像当归这样用得广泛的食材,很多地方,民间食用另类的“草药猪脚”,而中*已经成为高发现象。

据媒体报道,年9月8日,云南省宾川县村民邀请亲朋食用草乌炖猪脚,导致27人中*,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年秋冬季节昆明有25人食用草乌中*,云南省就此专门发布过药膳中*预警。

作为一档影响力巨大、素有口碑的节目,有多少观众能够判断它是不是信口胡说?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观众可能因此盲目食补?

片子里的所谓药食同源,一些食材疗效有什么文献依据?有什么实验依据?它并没有给出,看上去只不过依据坊间传言,道听途说的东西。

更令人担心的,就是上面反复提到的食用风险了。热捧“药食同源”,“乡野草药融入家常便饭”等观念,却毫不提及安全风险,这难道是要鼓励食客们去当试药的小白鼠吗?

事实上,《舌尖》系列的道路走偏,在第二部已初露端倪。但陈晓卿日夜与吃打交道,是个内行,所以《舌尖2》尚属差强人意。

请点《舌尖3》里,“器具”、“食养”、“融合”是三个新的创作主题方向。(网络图)击

时光流转,第三部的狗尾续貂可以预见。一方面,观众乏了,胃口比过去更刁;另一方面,导演走了,继承者不精饮食。陈晓卿的离开让《舌尖3》一度搁置,刘鸿彦临时接过担子,花了10个月拍出分钟的成片,做工仓促,人手又面临诸多限制,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差些火候。

不少愤怒的观众大呼退票,跑到早已与《舌尖》没有关系的陈晓卿与任长箴两人微博处坦露心迹。不过,陈晓卿没有发表任何关于《舌尖3》的微博,而是于大年初六雷打不动地赶赴他的“老男人饭局”。《舌尖1》的执行总导演任长箴则一贯的炮仗脾气未改,直率地回复一位说“舌尖三不好看,和一不能比”的网友:“我也没办法呀。”

责任编辑:魏昕

资料来源:知乎日报、微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细数舌尖3四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