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建设发展太快,古城旧道尚未来得及记忆,就已被摩天大厦和步行街覆盖,于是一些老旧事物和回忆丢散在阴暗角落,光阴风一样吹散。像柳州老五角星螺蛳粉的味道,如今在干净整洁的街上已经闻不到了。
煮螺蛳粉的汤里一定得有螺。最初螺并不用来煮汤,用来炒。五角星老柳州剧场旁,两排骑楼间,晚上集中最多的小吃摊。火力开得最猛的是炒螺,热油,蒜蓉辣椒酸笋炒香,剪尾洗净的田螺下锅,各种油盐酱醋,还有用矿泉水瓶装的秘制酱水,盖子开孔,一道抛物线远远射入炒锅,接着摇动抛锅,螺蛳与螺蛳、螺蛳与铁锅碰撞的咣啷哗啦声,“大珠小珠落玉盘”也不过如此。
每晚来一盘炒螺,两瓶漓泉,发一身汗,忒爽。
2
螺既有炒,也有煮,大料筒骨酸笋煮田螺石螺,五角一碗,用牙签挑了肉吃,挑前先嗦一下螺口,里头那遗留的些许汤汁特别鲜甜。也有高手并不需要辅助工具,直接对口嗦出螺肉,入口瞬间一咬,黑色部分吐出,白色螺肉入嘴,所以柳州人便把吃螺唤作嗦螺。
南宁人其实也嗦螺,味道类似,少辣清淡,不用牙签,用大型别针,针杆扳直,用完插在一块姜上,针尖就相当于消*了,可反复使用。
煮螺汤汁鲜甜味美,没嗦过的人不会明了,螺蛳摊旁边有粉摊,柳州人吃得咸辣,粉要是不够味,从旁边煮螺锅里舀一勺螺蛳汤入碗,即刻神飞,发生质变,于是螺蛳粉应运而生。
柳州的嗦螺嗦出螺蛳粉,发展成百亿产业。南宁人嗦螺还是嗦螺,如今也很难找到嗦螺地方。不知道是螺蛳的原因,还是嗦的人的原因。
3
大江南北城市,大街小巷的螺蛳粉店,如果有人吩咐店家“菜多粉少”、“净菜没要粉”,那基本就是柳州人。这是柳州人和外地人吃螺蛳粉的最大区别。
“加油葱”、“要辣椒油”、“加辣”、“多点蕹菜梗”也是区别之一二。
4
昨晚大酒宿醉,今晨起来仍酒气熏熏。三中路河北新村小巷路口的螺蛳粉摊排起长队,别人家的螺蛳粉是夜晚出摊,供宵夜,她家是早上出摊供早餐。
来碗菜多粉少、半途加汤的螺蛳粉,吃点酸酸辣辣,几根青菜垫肚,拼命喝汤,可解酒,效果明显。一头大汗后酒气散发,汗停,已无酒渣残留,又可精神抖擞干革命了。
5
据说有一年轻貌美川妹,留英硕士海归,为螺蛳粉吸引来到柳州,以吃粉为目的到达一个城市而不是旅游商务相亲,殊归难得。川妹吃了一百家,用一个小本本记录每家特点,对比优劣,最原始办法积累了螺蛳粉实体店滋味的大数据,归纳总结出螺蛳粉受欢迎的“标准味道”,然后抓出最接近标准的那家螺蛳粉的老板,拉着到成都开了一家螺蛳粉店。
也许不是成都第一家螺蛳粉店,但一定是最美的一家,可以想见味道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