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中信保诚基金共有“翻倍”基金经理5人,其中4人管理产品净值1年翻倍,1人管理产品净值最近2年2倍(点击查看五牛基金)。他们投资业绩突出,又均属成长风格,被称为中信保诚基金的“成长五牛”。
(数据来源:年基金收益率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信诚中小盘近2年收益率已经托管行复核,截至.12.31。)
“价值成长”是中信保诚权益投资最大的特色,投研团队分为价值、成长、消费等不同策略组,投研人员看重企业成长性和估值的匹配程度,注重安全边际,追求通过与优秀企业共成长,赚取企业盈利增长的钱,力争为持有人创造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在长期不懈努力下,中信保诚通过“稳定的团队、坚持基本面研究和投资、可持续的投研体系、良好的分享机制、科学的考核体系”打造出专业的价值成长型投研平台。
成熟的投研平台为基金经理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成长策略组坚持在优质的赛道上进行研究和投资,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圈,形成了深厚的研究积累。厚积而薄发,过去两年,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各自打磨符合自己风格偏好的投资策略,通过把握高增长和估值匹配的甜蜜区间投资机会,在科技、新能源、消费、先进制造等行业投资上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进入年,市场震荡加剧,“成长五牛”管理的五牛基金依然保持着强劲势头,其中4只基金在经历2-3月市场回调后再次创出新高。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过去1年,五牛基金中有三只基金进入同类前10,信诚新兴产业以.07%近一年收益率,位列同类第1。
基金名称
过去6个月
过去1年
过去1年排名
信诚
新兴产业
50.33%
.07%
1/
信诚
周期轮动
35.24%
.00%
7/
信诚至远A
26.50%
85.25%
7/
中信保诚
创新成长
34.38%
84.59%
13/
信诚中小盘
29.91%
77.61%
15/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数据来源:基金业绩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来源于银河基金研究中心,截至/6/11,新兴产业、周期轮动、中小盘同类型基金为偏股型基金;创新成长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60%-%)(A类),信诚至远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新兴产业、周期轮动、创新成长、至远A、中小盘同期(过去6个月/过去1年)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别为8.99%/30.17%、6.16%/24.98%、4.96%/16.42%、5.81%/16.91%、6.14%/21.01%,业绩比较基准表现来源于Wind、中信保诚基金。)
短期跑得快,长期也跑得远,“五牛基金”中有4只近2年收益率超过%,其中信诚新兴产业、信诚周期轮动、信诚中小盘过去两年囊括同类排名前三。
“五牛基金”近两年收益率
信诚
新兴产业
信诚
中小盘
信诚
周期轮动
中信保诚
创新成长
信诚至远A
收益率
.76%
收益率
.18%
收益率
.86%
收益率
.38%
收益率
.76%
同类排名
1/
同类排名
2/
同类排名
3/
同类排名
8/
同类排名
22/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数据来源:基金业绩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来源于银河基金研究中心,截至/6/11,新兴产业、周期轮动、中小盘同类型基金为偏股型基金;创新成长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60%-%)(A类),信诚至远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新兴产业、周期轮动、创新成长、至远A、中小盘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别为62.82%、34.19%、24.50%、20.54%、39.25%,业绩比较基准表现来源于Wind、中信保诚基金。)
(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数据来源:基金业绩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来源于银河基金研究中心,截至/6/11,新兴产业、周期轮动、中小盘同类型基金为偏股型基金;创新成长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60%-%)(A类),信诚至远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准股票比例30%-60%)(A类)。新兴产业、周期轮动、创新成长、至远A、中小盘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表现分别为62.82%、34.19%、24.50%、20.54%、39.25%,业绩比较基准表现来源于Wind、中信保诚基金。)
今天我们重点聊聊“成长五牛”中的价值成长选手-王睿,除了担任基金经理外,他同时还是公司权益部投资总监。
·王睿权益投资部总监
·中信保诚创新成长混合基金
()
从业绩上看,截至6月11日,去年翻倍的中信保诚创新成长近半年以来收益率为34.38%,拉长期限来看,近两年收益率为.38%,排名同类型第8。
这份亮眼的业绩背后是王睿对投资收益源泉的深刻理解。从投资观来看,即坚持合理回报的滚动复利----寻找确定性较高的三年一倍机会,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方法上要在胜率高的方向上挑选赔率合适的公司。
“我们坚持组合整体上的宏观中性策略,淡化对市场风格的判断,从空间,时间,安全边际三个维度出发,以预期收益率作为最终的比较对象,适度分散,动态调整组合,努力实现我们认为能够达到的合理回报。”
01
取道:赚什么钱?
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往往会在他的投资组合里有所体现。王睿的骨子里是个尊重和热爱多样性的人,他喜欢和希望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以及凡事的多种可能性。
“如果把投资的收益率比作旅游的愉悦感的话,我其实并不排斥任何市场热捧的白马股,这也是世界多样性的一部分,只是通常名胜景点周边人群实在太密集,我需要花很大的代价才能挤进去,这大大的降低了我的愉悦感;如果能够轻松获得一张名胜的门票的话,我肯定也不排斥。”王睿此前曾对投资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从中信保诚创新成长的已披露的定期报告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和科技成长板块,并且多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和隐形冠*,王睿对成长股的追寻不言而喻。这其实落实到投资中也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过去几年我在行业选择中不断收缩我的投资范围,基本上聚焦在TMT、新能源、消费建材、食品饮料、以及医药。“王睿希望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长期有机会的行业上。
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投资目标,王睿有两层设定,一是按照三年一倍的目标去选择投资标的(复合25%左右),考虑到胜率以及市场自身的系统性风险,组合最终能够实现15%-20%的复合回报;二是强调安全边际,努力控制回撤,相信复利的力量。
对于王睿而言,他希望每一笔投资最终都能实现绝对收益。身处基金行业,排名是不能逃避的话题,王睿将设定的复合预期回报率作为首要比较目标,而非同类基金或者比较基准。
谈及具体的投资观,王睿相信价格围绕价值不断波动,要买价值不断向上的公司,同时也要警惕价格过高之后出现回归。就个股的选择而言,他对公司的特质没有明确的偏好,公司的特质只是买卖的必要条件,算的出的预期回报是买卖充分条件。
不过,在预期回报率相当的情况下,王睿更希望跟一些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或者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公司共同成长。
02
优术:怎么赚钱?
道为本,术为用。王睿增写过一篇爆款文章,将自己的投资兵器命名为中微观增速估值性价比匹配之刀,即在任何市场环境下,只选择增速和估值匹配程度最高的行业和公司下刀。在他看来,行业比较是组合构建的出发点,这要求集中力量寻找方向正确的行业,提高组合胜率,要基于一定时间期限,综合考虑行业空间,发展速度,竞争格局。个股选择是组合的落脚点,这意味着在优秀的行业里选择优秀的企业,但最终比较的是预期回报,估值和安全边际是选股的重要参考。
具体来看,王睿更看重成长性,同时兼顾估值的合理性,投资组合里会有以不同时限维度做考量的品种,不乏左侧投资品种,对于有充分收益率空间的品种,愿意花一定时间在左侧埋伏。出于风险的控制,不会在某一单一方向上做过大敞口,主要持仓品种在30个左右。此外,他会根据预期收益率的变化调整组合的行业或者具体品种,在设置的目标价位达到以后,如果有更满足收益率空间品种替代会进行逐步止盈。
那么究竟如何对估值进行判断?王睿会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以周期的视角看估值;二是综合参考历史估值,其他行业或可比公司横向比较估值,海外可对标公司估值;三是在计算远期合理市值的时候倾向于使用较为保守的估值体系。“
从中信保诚创新成长一季度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不到40%,就具体调仓方向而言,一季度王睿高位兑现了部分已经达到两到三年期目标价的品种,转向了性价比更高的底部品种,大方向上仍然坚持在科技成长,医疗服务,消费领域做布局和适度切换。
03
明势: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机会突出
道术既全,就要与长期趋势为伍。王睿对中长期中国经济和权益市场充满信心。信心有根可循,一是疫情强化了长期投资者的信心,包括对制度的信心以及对经济增长持续性的信心。具体来看,第一,疫情快速控制和生产迅速恢复正常体现了中国制度在效率方面的优势,而且房住不炒主基调仍然未变,经济结构转型取得成效且趋势逐渐加强。“我们的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效率和质量等更高的层面有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中游制造能力正在从成本优势向全方位的优势转化,比如工程机械,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
第二,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中国已于年前后跨过刘易斯拐点,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预计年65岁以上老人超过3亿,占比超过20%),但工程师红利已全面凸显,高等教育(专科以上)毕业人数超过万/年,(高中+中职)以上学历在15岁以上抽样人口中占比超过35%。
第三,疫情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极大促进了各类活动的线上化,无接触经济快速发展。如电商、云游戏、视频、线上办公、远程教育、智能化出行等。
第四,全球从分工走向竞争,科技竞争是焦点,包括5G、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云计算、*工科技等板块。
长期趋势已经明朗,一些短期因素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