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警惕丨您无意间的用药决定可能会毁掉孩子的
TUhjnbcbe - 2021/8/28 1:42:00

“药物不良反应——儿童用药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作者丨小鱼鱼

来源

医学界儿科频道

图中的小女孩名叫浠诺,三年前的一场高烧中,由于用药不当,已经喃喃学语的她陷入了无声的世界。据统计,每年像浠诺这样因为用药不当致聋的儿童约有三万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不仅牵动着万千家长的心,也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

(图片来源:央视网)

在央视记者对浠诺妈妈的采访中,小编特别留意了这样一段对话:

三年前,小浠诺发烧后,妈妈先后带着她去了村医务室、县医院,开了消炎药和咳嗽药。

浠诺妈妈周艳侠:在我们农村那边,没有说问这个药是什么成分,我们也不懂。

记者: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因为服用了哪个药造成了这个听力的损伤,神经的损伤。

浠诺妈妈周艳侠:对,当时用了好多药,当时用了大概有四五样、五六样差不多,然后她那个是掰多少,因为她药片长的都差不多。

(来源:央视网)

这段对话只有短短不到字,信息量却足够大,从中可以引申出三点值得深究的关键性问题:

1.如此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消炎和咳嗽药”是否为“罪魁祸首”?

之前顶级医学杂志JAMA的一项研究为解释上述问题带来一些提示。研究者调查了-年,全美50医院急诊科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事件,研究共纳入了近名儿童患者。调查显示,对于0-5岁的患儿,抗生素是引起ADR最为主要的原因(56.4%),其次为疫苗因素(19.5%);而对于6-19岁的患儿,抗生素还是引起ADR的最重要因素(31.8%),其次为抗精神病药物(4.5%),而疫苗不再是引起ADR的重要因素(3.7%),以上结果均提示,抗生素类药物是引起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以上结果,研究者进一步“顺藤摸瓜”:到底哪些药物最有可能引发儿童ADR?研究结果证实,对于19岁以下的儿童,在15种最易引起儿童ADR的药物中,抗生素药物占据了其中8种,包括阿莫西林、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地尼等,其中阿莫西林引起的ADR事件高达21.5%。

2.抗生素滥用引发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什么药物最有可能是小浠诺致聋的“元凶”?

抗生素所致的严重ADR事件主要包括过敏性休克、耳*性、肝肾等脏器损害、益生菌群破坏四个方面。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全身速发型严重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多系统症状,包括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晕厥等症状,进而危及生命。有研究显示,是否发生药物过敏与机体因素密切相关,亲代有过敏史者,药物过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亲代无过敏史者。对于高敏体质患儿,用药时应密切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

至今已有18类多种药物被证实对听力有影响,每一类致聋药物机理不尽相同,有些药物导致的耳聋是可逆的,有些则可造成听力永久性损害。在众多抗生素药物中,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等均有可能引起儿童可逆性或不可恢复的听力损伤。而在我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误用或滥用致聋位于国内药物致聋的首位,是最重要、最常见的药物致聋原因,并逐渐发展成为导致新生儿先天和后天性耳聋以及成人耳聋的各种致聋因素之首,代表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抗生素类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约占ADR的24%-26%,依托红霉素可引起亚急性肝细胞坏死,故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停止应用于儿科;而氯霉素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新生儿*疸加重,并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肾脏损害最常见于氨基糖苷类,大多与剂量和病程有关,危害极为严重。

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菌群,在不恰当地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可能会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发生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甚至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处理不当还可能发展为败血症,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3.“大剂量联合用药”、“掰药”是否合理?如何在儿童用药时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对于患儿家长而言,儿童用药时往往存在三大误区:

一、孩子有点发热,吃点抗生素吧

儿童使用抗生素,不能依赖家长的自主选购药物,即使是细菌感染,也需要咨询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针对儿童常见的病*感染,如感冒、流感、发热(除非病情严重,通过医生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

二、药物见效太慢了,加大剂量孩子康复的快

与成人相比,患儿由于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有些家长治病心切,在常规剂量还未发挥作用时,自作主张盲目加大剂量,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正确使用药品,将药物掰开、压碎为孩子服用,这些行为都可能造成药物过量引发不良反应。

三、服用中药比西药更安全

患儿家长普遍认为,中药是植物和动物药,性平和且*性小。但事实上,中药在治病的同时也可能致病,例如马兜铃酸致肾病、小柴胡汤致间质性肺炎、麻*及麻*碱制剂引起中风、失眠、肝炎等多系统不良反应。孩子服用中药时,应当考虑中药是否正品、是否对证、是否存在超剂量用药等问题。

对于临床医生,附赠预防儿童ADR发生的小贴士:

一、儿童个体化给药

对于一些治疗窗口窄的药物,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可通过测定患儿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患儿临床特点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使药物疗效达到最高、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也是儿童发生ADR的主要原因,且在治疗中普遍存在抗生素联合应用,亦可能增加了ADR的发生。因此,门诊应提倡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静脉给药的频率,同时尽量减少药物的合并应用,尽可能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三、正确应对儿科中的超说明书用药

来自医院的数据显示,超说明书用药在门诊及住院患儿均为普遍现象,住院患儿更为突出,临床医生应避免不必要的超说明书用药,积极检索追踪国际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最新文献,为超说明书用药提供科学的文献依据。

参考文献:

1.央视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丨您无意间的用药决定可能会毁掉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