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酸,一个很拗口的中药名,时隔十几年后,随着一篇论文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近日,权威医学期刊发布研究成果称,该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台湾98名肝癌患者的基因3年,发现其中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带有“马兜铃酸特有的基因突变指纹”。由此,研究者推测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或和亚洲人群肝癌发生直接相关。
围绕这篇论文,一些相关文章也在网络朋友圈里热传,有文章提出“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导致中国人肝癌高发的罪魁祸首”,甚至全盘否定中药;还有杂志推波助澜,专门刊登了题为《草药的黑暗面》的封面评论。那么,马兜铃酸到底是什么?马兜铃酸导致肝癌是推测还是事实?
“致癌这个锅,马兜铃酸不背”
文献记载,马兜铃酸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物,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马兜铃属植物中。虽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具有一定*性,但因其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等功能,是治疗肺热咳喘的一个较常用的药物。如果合理控制剂量,对*副作用事先告知且严格监控,完全可以解决问题、限制其*性。
据了解,因马兜铃酸导致不可逆性肾病以及尿道上皮细胞癌,有“肾*素”之称。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曾将马兜铃酸列为最高级别的第一类致癌物之中。
此次探讨马兜铃酸与肝癌关系的论文发布后,众多中医乃至西医专家均强调“致癌这个锅,马兜铃酸不背!”
“实际上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更没有中药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医院肾脏病科、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香美教授撰文指出,研究者只是通过外显子测序,发现接触过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肝癌组织中有较高频度的基因突变,推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马兜铃酸有关。而且,需要澄清的是基因突变不等于癌,“含马兜铃酸中药—马兜铃酸—基因突变—肝癌”的内在联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刘成海也认为,从这篇论文看,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是一种“相关性推测”,并非直接的因果性。“通常要确认某种因素的*性,应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和动物试验研究发现明确的因果性。如乙肝是导致肝炎的关键因素之一,控制乙肝能有效延缓和减少肝癌发生。”
马兜铃酸被证实是一级致癌物,这一点没有争议。但是否就是引发亚洲和中国人肝癌的罪魁祸首,仅靠本研究的结果还完全无法定论。药理学专业出身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植物研究所博士生侯睿,在这篇文章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拿来讨论的逻辑漏洞。比如,多大剂量的马兜铃酸摄入多长时间能够导致这种突变特征?在肝癌患者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不受肾*性的影响,而摄入足够剂量的马兜铃酸,以至于能够导致肝癌。“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合理解释,那么马兜铃酸诱导肝癌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还有待商榷。”
全国名老中药专家、湖南中医附一主任药师刘绍贵教授则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