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过本轮疫情的我们应该更加能理解古代的“上巳节”的意义。在这一天中,古人们要举行消灾祈福的祓禊(fuxi)仪式:人们相约亲朋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去除上一年遗留的风邪与灾祸。
△羽觞其形椭圆有两耳形扳,故又称耳杯这样正式的祈祀活动,在两晋时期却因美酒的催化,逐渐形成了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曲水:弯曲的水渠;觞:盛酒或食物的耳杯。选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作出诗来。
曲水流觞的传统据说是始于周朝。被魏晋时期王羲之一行人的兰亭逸事所发扬光大,并供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相守并续。而后世延续和向往的不仅是文人的风雅情趣,更是一种如流水一般,自然顺势流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跳出尘俗,用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一切的世间苦难和浪漫的魏晋风骨。而曲水流觞则承载着这般诗意人生的态度,变换着样貌和版本,却从未真正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过。
01山野原版
△绍兴九曲圳与兰亭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年),王羲之称病去官,因喜欢华堂村附近的山水之境,于是携妻带子来到剡县金庭(今天的嵊州市金庭镇)归隐。
按照东晋的占田法,王羲之的世族庄园可占田四十公顷,包括华堂村在内的金庭,全部是王羲之的庄园。向往周朝所流传下来的曲水流觞聚会,来到华堂村之后,王羲之修建了“九曲圳”:一条总长达多米,穿村而过的水渠。并邀请宗族的人来举行曲水流觞的聚会。
△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一直盛传不衰
永和九年的兰亭会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机会,参加的除了王羲之还有谢安等一干名人。那一天,水流花开,酒酣诗成,四十二位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是为《兰亭集》。文章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本体无常的感叹,不禁引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身处魏晋南北朝这个中国文化史第二次大转型期,连年战乱、外族交侵皆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摇摇欲坠。然而,与这种混乱并行的,却是另一派思想文化的伊甸园: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复兴,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结合,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清新的仙风道骨之韵。也就是这种浪漫洒脱的生活理念引得后世文人百般艳羡,而曲水流觞则是承载着这种思想的仪式而已。
△罗国士书画作品《曲江流饮》到了唐朝,流觞仪式继续。每当新科进士及第,皇帝总要在首都长安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刘驾就曾有《上巳日》留存,记载唐人上巳节修禊流觞的诗句,称其“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可谓是一场优雅的文化盛会。
02园林亭榭抄袭版
△沈浮粉彩紫禁城故事之流杯亭赏盘描绘引入园林的“曲水流觞”聚会之景
上巳日的祓禊仪式,逐渐失传,三月三到水滨洗浴,也被春游所取代。唯有曲水流觞、临流赋诗的风雅之举,被文人骚客们保留下来,不再到野外去找溪流了,而是在专门打造的流杯亭里举行。亭内凿有弯曲回绕的水槽,客人们依次围坐,任酒杯在水槽内流动,饮酒赋诗,以此为乐。
在流杯亭里饮酒吟诗,那是皇帝年代里王公贵族们附庸风雅的游戏。据统计,北京地区有过至少七座流杯亭。其中圆明园的两座已不存;妙高峰上七王别墅只剩下刻有水槽的石座。现存中南海里的流水音、故宫乾隆花园里的禊赏亭、恭王府花园的沁秋亭、潭柘寺的猗亭。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流水音为明代所建,为北京现存流杯亭中最古老也最神秘的一座流水亭了。由于流水音位于中南海,鲜有图片资料。少有的照片中显示,流水音是建于水中的一座方亭,亭后假山上有人造瀑布流泉,水引入亭后,在水道中宛转回流之后排入湖中。由于水流在蜿蜒的水渠中发出清脆的响声,被命名为“流水音”。
这座亭子在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心目中都有着特别的位置。康熙皇帝题额“曲涧浮花”,想必是陶醉于春天落花流水的浪漫景象。而乾隆爷则亲题“流水音”匾额并题诗,一边感悟追寻仙人静心才能真正欣赏美景的境界,另一边为平定西部叛乱而暗自振奋,并在此处赐宴于平定新疆大小和卓木叛乱有功的将士。
有学者分析流水亭是古人们仙逸和入世两种矛盾思想的一个折衷:既欲在红尘中寻求一份仙人般的逍遥自在;也欲建功立业,追求人世间的功名利禄。我想这在乾隆帝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禊赏亭全景为了追求仙逸之境,乾隆还在其他几处皇家园林中修建了流杯亭。最豪华的一座叫禊赏亭,位于故宫乾隆花园古华轩西侧。重檐攒尖顶,平面呈“凸”字形,亭四周绕以汉白玉栏杆,非常气派。
△禊赏亭内景地面凿有蜿蜒曲折、如龙似蛇的水槽。亭南有假山,山后有井,井前有缸,缸底有洞。人工从井中汲水注缸,水从洞中流出,经过假山流入亭中水槽。
△潭柘寺-猗亭中的流杯渠潭柘寺的猗亭是为皇帝外出度假暂住而建造的,位于皇帝的行宫院内。这里有古松竹林,环境清幽,应情应景。流水取自山泉,依山而下修筑渠道,两边修竹。既造了景又遮了丑。
△南龙北虎有意思的是其汉白玉地面上蜿蜒曲折的水槽图样,一面看是龙,仰着龙角;倒过来看便成了老虎,虎眼上绕着虎纹,被誉为南龙北虎。乾隆帝再次挥笔题诗一首,表示此地风景宜人,来此赏游,根本不必效仿王羲之等人的修禊和曲水流觞。
除了皇帝有条件享受园林中的曲水流觞外,恭王府花园里也有一座凿有水渠的沁秋亭。主客临流作乐时,令人从亭后假山隐有的一眼老井中汲水注入水渠,井水缓缓流入亭内水槽。水槽从东西看像流水的水字,南北看像长寿的寿字,取“水常流,寿常有”之意,符合宅子主人的身份。
03桌面创意版
《环翠堂园景图》明代万历年间的版画《环翠堂园景图》中描绘了园林桌面流觞席场景:方桌上挖了水渠,文人雅士就围桌子而坐。书童斟水,使得水在槽里面流,进而带动酒杯在槽里醉晕晕的漂浮至客人席前。品一口美酒,放松身体的每个毛孔去感受当下这人间仙境,诗意便呼之欲出。
有意思的是,学者李啸非的研究表明,环翠堂园确实存在过。在安徽休宁的汪村,甚至都能看到残存的小型曲水流觞石板。
无独有偶,国产电视连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也重现了置于桌面的曲水流觞,不过这回是以宴席的形式呈现的。
古代的流水宴是高端宴会,吃的时候规矩也很多。首先是流水宴的桌子,一般是木制的,并用好看的石头点缀,中间凿空蓄水变成水渠,尾端留有排水口。吃席的时候,主人是坐在头部的位置,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奴婢,一个负责上菜,另一个负责加水,保证槽内水充足并流动,这样菜便能顺流往下飘,确保每个客人都能吃到菜。尾端也有奴婢,负责收走漂流到尾没人吃的菜。
菜放在木制的条盘上,漂在水渠上让香客就餐。主人并不会吃水渠里菜,而是有自己的菜品。除了这些之外,流水宴还要配有丝竹曲艺,宾客可以一边吃美食饮酒,一边欣赏戏曲。曲水流觞,觥筹交错,这是达官贵族才能享受的高端宴席。
04现代复古版
曲水流觞毕竟是一种需要大量才华和财力的娱乐活动,精神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在现代,如李白那样饮酒赋诗的文人少之又少,曲水流觞这等雅事更多的被茶友们所追捧。台湾早年有间叫“串门子”的茶馆(上图),室内就设计成了流杯的水渠。而大陆则更多的以曲水流觞为概念,搞些临时性的风雅聚会(下图)。
有些高档茶桌被挖了水道,养上三两金鱼,竟能起到推波助澜,助动茶杯的功能。
日本,韩国邻国友邦也一直传承着同样的习俗。问当地老人溯源,只知道在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传统了。外来学习的文化,和本土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早已不分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