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与ldquo大禹rdquo治 [复制链接]

1#

点击蓝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可谓妇孺皆知。为了纪念这位功神,每年的4月20日,定为公祭大禹陵纪念日。


  众所周知,绍兴是大禹的治水成功之地,也是其墓葬之地;因此,绍兴自古以来被称为“风水宝地”,百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富庶安康,这与大禹治水的功劳密不可分。


  如今,在绍兴仍留下了众多的禹迹之地,据绍兴文广旅游局统计达60处之多,其中越城区就有10多处,笔者集文史之爱好,现将越城区的一些不为人鲜知的“禹迹”,梳理成文,以飨读者。

大禹陵郭民*摄

界树:与大禹的父亲“鲧”有关


  笔者在越城区灵芝镇走访调查古村落时,在位于后墅路上的界树坊小区,意外地了解到“界树”这个地名,竟与大禹的父亲“鲧”有关。界树居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这个传说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怕笔者怀疑,对方又特意带笔者来到小区路口,这里的有一块《界树碑志》。


  这块“碑志”上这样叙述:界树,相传远古禹王之父──鲧,在此锯树担山而得名也。天地变迁,海涂为田。历代祖先,躬耕勤耘,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重文经商,人才辈出,不胜枚举。利国为家,强我村华。唐屋宋楼,明房清宅,历史佐证……”


  居委会一位干部介绍:“大禹的父亲鲧,在治水中要挑山填海,要挑山就得有相应的‘大扁担’,他找到‘界树’这个地方,发现这里有棵参天大树正是可用之材,便锯下此树做成大扁担,扛肩起步。现在的梅山和蕺山(王家山)就是他挑来后撂下的……”


  据介绍,“锯”的绍兴方言发音为“界”,原来“界树”就是“锯树”的意思。


  众所周知,鲧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是大禹的父亲,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

界树居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界树村原属梅山乡(现属灵芝街道),之后因该地被开发成“镜湖新区”,年该村拆迁安置在后墅路上的“界树坊”。

◆◆◆

禹山:大禹驻跸于此


   原斗门镇文化站、斗门镇文史馆负责人傅儒根告诉笔者:斗门,在民国时期称“禹门乡”。

斗门老街


  这在民国版的《绍兴县志资料》有记载:“斗门为绍兴县第十三区禹门乡。”也就是说斗门确在民国时期,一度称为“禹门乡”,其名称说明与大禹驻跸和治水有关。


  他说,据斗门老一辈人“口口相传”,大禹在斗门“凿开两条石门砍”,治理完洪水后,把测量江河深浅的“定海神针”插在了斗门,从此,山会平原得到了安宁,这在《吴越春秋》卷六有载:大禹在越地治水成功后,“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一片令人向往的升平景象,古越人民从此垦殖繁衍,之后成为江南的富饶之乡。


  另外,笔者在翻阅明万历《绍兴府志》见有“禹山”的记载:“禹山,在府城北三十里,旧传大禹驻跸于此。”这里的“禹山”,即现在的斗门老街后山,人们俗称“城隍山”,另有志书记载俗称为“玉山”、“玉蟾山”、“日环山”等。


  另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二十二册吴采之《陡亹闸考证》曰:陡亹(斗门)原名禹山,属感凤乡,今僧道梵夹榜文犹书“感凤乡禹山里”,礼失求野,亦一证也。玉山实为禹山。北齐玉读若禹。旧志谓“下马(山)、禹山并为沿海要区”,下马山与禹山脉络衔接,地亦相距里许,两处皆石骨过河,联贯若门槛。”

马山:与“防风氏”有关


  越城马山,位于绍兴的东北部。传说大禹治水时,命防风氏到沿海考察治水方略,防风氏经过一土丘间驻马,丘侧有石脊高隆似为山之余脉,因此名“马山”,并以此作地名,这就是“马山”的来历。


  旧时,马山属会稽县雷门乡。民国二十一年()建镇,民国三十七年()改乡。年9月改建制镇。年,在原镇街土丘附近塑白马,建假山,以应其名。

马山公社地图(引自《绍兴县地名志》)


  笔者在已故马山乡贤章士寰的自传《三着戎衣》中,见有如下记述:防风庙,位于马山镇街北,在“隆庆寺”土丘西首的竹篱笆外,有一临河的大庙,名曰“防风庙”,这大概是马山及越地先民、先祖为了缅怀“防风氏”到此治水的功德而修建的。原庙内有个大戏台,逢年过节都有社戏在此献演。


  据老马山人说,今“医院”沿河岸往北50米左右,“寺墙弄”旁边,原“马山供销社生产资料商店”之地即为“防风庙”遗址。


  笔者查考南宋《嘉泰会稽志》寺庙会稽县条,见有如下记载:“防风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马山,禹诛防风氏,此其遗迹。”在清《康熙会稽县志》中亦记载,“防风庙,在县东北二十里马山。相传,禹戮防风氏于会稽,其后越筑城得专车之骨,徙葬于此。按史记,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其节专车此为最大矣。’”清乾隆五十五年()绍兴知府李亨特重修的《绍兴府志》卷三六亦有载:“防风庙,在县东北二十五里,禹诛防风氏,此其遗迹。”


  越地祭祀“防风氏”习俗由来已久。据南朝梁著名文学家任昉编写的《述异记》卷上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又《述异记》卷上:“今吴越间防风庙,土木作其形,龙首牛耳,连眉一目”。

会稽马山防风庙,即为越地祭祀防风氏之所。

皋平村:皋陶与皋隍庙


  自鲤鱼桥、锦鳞桥沿河而西,又北折至西为庵及隙地十余亩,皆贡院所属。岁久,贡院倾圮。

皋平村位置图(引自《绍兴县地名志》)


  相传,大禹治水时,有执掌司法的大臣皋陶,死后葬于皋盛村(今高平村附近),今尚有皋隍庙。高平村曾有皋陶墓,当地传说皋陶生辰为农历正月廿七,故以此日为庙会日。庙内有楹联:

禹更授*唐宋盛世承先祖;

舜命作士司法大理启后嗣。


  另据《皋部沈氏谱》(乾隆戊寅续镌)载:“皋部距郡城东北二十里,宋隶雷门乡高平里,明属五都四图。”


  后人为纪念这位“大禹治水团队”之一的功臣,特修皋隍庙祭祀,并请绍兴水利专家盛鸿郎撰文,立碑树传:


  高平之有名尚矣!距今一千九百多年,东汉《越绝书》载:“中指台马丘,周六百步,今高平里丘”。《吴越春秋》言“中宿台,在於高平”。以句践度之,则二千五百多年前后事也。清康熙《会稽县志》(二十二年)称:“皋隍庙,在城东五都四图皋盛村。
  皋陶随禹王南巡,卒于会稽,墓葬庙东九龙江口粤盈山”。虽不知出处,但从《史记》其随大禹治水,舜命作士,禹更授*,不幸早逝。史实确凿,典籍可证:越地尤有大禹陵庙,更有皋陶子(佰)﹝伯﹞益之庙宇,东汉已兴,(《太平广记》六三引《幽明录,安世高》)况大小皋埠(步,部),上下皋山,扬名弥久,秦始皇,二世,为借先祖光环,永葆九世基业,先后上会稽祭祀,亦可佐证。
  按皋陶论,高平,四千余载矣!清康熙《皋埠志》(三十八年)认为老皋王为皋显,“有德于乡,卒后葬越营山。其冢土色淡*,质细润,居民每窃之,以塑神像。康熙间,沈姓树碑禁止。”现尚存庙中石碑:嘉庆四年()《重修土谷神祠碑记》,道光十二年()《信今传后》残碑,光绪十一年()《祀田碑》均传此说。然不明出处难以稽考,时,人,事又无佐证,惟存疑窦而已。
  丘,原有古松九棵,日寇占领时,斫为昌安门外火柴厂作梗用尽,今无法示其年轮;坡脚有古井九口,系麻布纹砖砌成,可知年代久远,“文革”中丘土卖与砖瓦厂烧砖,丘夷为平地,难复旧观,遂成良田。
  庚申之岁,村中父老,恨古迹荡然,无以传承子孙,拟将重新复庙。考之历史,应以皋陶为是。丁亥之年,庙貌一新,重塑神像,扩建戏台,抄历史文献刻之于石,将归存文物嵌之于壁,使之成为保存文物之所,传承教化子孙之地,皋皇不朽,高平亦不朽也!
  丁亥之载,以丘难复旧,拟立碑纪念,现不嫌其烦,梳理脉络,供后人探讨考辨,不忘古今,是为记。丁亥春高平村委立盛鸿郎撰

禹迹寺古井


  禹迹寺故迹,在今“鲁迅故里”与“沈园”之间姜家园小区,现仅存马路边禹迹寺古井一口。


  禹迹寺,现已不存,旧址在绍兴春波弄春波桥北。据《越中杂识》载:“春波桥,俗名罗汉桥,在禹迹寺前。”现春波桥北的鲁迅中路号商铺正门口,存有名叫“禹迹寺古井”的双井遗迹。

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中禹迹寺位置图


  另外,在越城区还有“会稽山”、“大禹陵”、“大禹祠”、“禹陵村”等禹迹,因篇幅所限,大家也比较熟悉,不再一一展开!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有望本月底开通!新鲜出炉!速点!这组照片一般人没见过!

70,80,90后的人,这罕见的绍兴老手艺你知道吗

●品绍兴之味,陪你一起好好吃饭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编辑?酷脆酱

绍兴E网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你有更多关于绍兴的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