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闻道图:木痴
自然、温暖、古朴、手作,大概是藤编给人的感觉,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曾几何时,莆田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老人孩子编藤,补贴家用;时至今日,全莆田只剩下柯国华坚持藤编传统技艺,一干就是47年。他从木器一厂的车间职工,一直做到市非遗传承人,如今手艺在全国更是数一数二,红木家具凋零,他的订单却络绎不绝......
07:23
寻觅莆田藤编非遗传承人
柯国华
上世纪初,在莆田县区散落着数十家藤编手工坊,当时的技术与规模都达到较高的水准,家家户户必备几件精致的藤编器物。楼台烟雨,岁月如风,今时今日的莆田木雕工艺,闻名遐迩,而藤编技艺却无人问津。如今,莆田只有柯国华在坚持编藤,他还是莆田“柯氏藤编”非遗传承人。
柯国华的爱人
三九寒天,一番辗转,我们来到了柯国华师傅的藤编手工坊。这里不见机械制造车间的喧嚣和混乱,只有“咚咚咚”的敲击声。
走进手工编织间,条件很简陋,藤丝、棕绳、半成品遍布,他的爱人和儿子手里忙得不亦乐乎。
屋外寒风阵阵,屋内完工的手作软屉充满温度,散发着独特魅力,在柯师傅的巧手制作下,摸起来质地堪比锦缎,美观上不亚于刺绣。(注:明清时期红木家具的榻面、椅凳面常以藤条编织,称“软屉”。)
47年如一日的坚守
一到作坊内,已64岁的柯师傅就围着大围兜,开始忙碌,眼神深邃。常年与藤条打交道的双手,覆着又厚又硬的老茧......
柯国华与爱人
柯国华静静地坐在竹椅,跟藤条打了一辈子交道,每次编起软屉就像遇到初恋,“一牵手”又像左手摸右手,已是身体的一部分。
他像一个刀客,精通刀法,紧握篾刀,手起刀落,藤条片刻成丝,接着就是手指与藤丝之间的旋绕舞动。
于他而言,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47年如一日,每一根藤丝里,结蕴藏着他的执着和匠心。
莆田藤王“蒯清”编织的藤制器物
柯师傅是霞林顶墩村人,父亲曾是莆田木器一厂的厂长,也是木匠。17岁的他作为家属工,进厂学艺,由“藤王”蒯清的儿子传授技艺。
做藤时手容易割伤,刚开始不熟练,柯师傅经常被刀具和藤条划伤手指。在车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加上肯动脑筋、愿意钻研,慢慢地,柯师傅成了厂里一等一的好手,扛起厂里编藤车间。
上世纪,车间主要做出口,藤编产品远销海内外。而今,全莆田只剩下柯师傅一家人在坚持,传承藤编手工艺。
质量上乘,工艺少有人敌
整齐的棕面
很多人看到软屉,常常不敢用力坐上去,怕坐坏了,这种担忧大可不必。软屉的下层是棕面,棕面起着保护藤面、辅助藤面承重的作用。
柯师傅极其重视产品质量、自己的信誉,他的软屉结实耐用,棕面紧密细致,敲打起来似厚重的鼓声,质量上乘,全国没几人能做到此等工艺。
经线压纬线,纬线压经线,汗水渗进时间,重复数万次的纵横交织中,一张软屉才能形成。
精美的暗纹
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心思和手法要求十分细腻,有时需要变化经纬数,制作出精美的暗纹,一旦出差错,将是“剪不断理更乱”。
制作软屉是一项相当耗时耗力的手艺,全部需要手工完成,像罗汉床那么大的藤面,是一项大工程,起码要半多月才能完成,有时工艺好的软屉,甚至比一块红木材料贵。
已装上软屉的红木家具
柯师傅的手艺在业内有口皆碑,一平方软屉价格在6千左右,除了仙游红木家具的订单,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客户也络绎不绝,红木家具凋零,他的订单从未间断。
每年都有外地厂家,特意将古董红木家具的软屉送到莆田,放心交给柯师傅修换。
独门绝技,薪火相传
除了很多大老板来莆田下订单,也有很多假装大老板的同行,来柯师傅的手工坊里一探究竟,欲偷学技巧。
柯国华的儿子
即使来了也是白费功夫,悟不出其中门道,因为柯师傅有独门绝技,只传授给自己的孩子,渐渐地,他把身上的担子都交给了儿子,薪火相传。
简陋的手工坊,朴实的一日三餐,柯师傅身上有老一辈人的勤俭节约,别看如此,打拼数十年,柯师傅其实也算是“隐形富豪”。
平常,柯师傅最喜欢唱歌,一有空他就跑到老年大学与朋友们,一展歌喉,或者给心爱的孙子们编些小玩意。
藤条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一根藤丝的经纬,跨越时间,承载着深邃的历史与文化而来,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散发出温暖魅力。柯国华师傅正用一己之力,让更多人认识藤编工艺、了解藤编工艺。
“专心、专注、坚持”是柯师傅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藤条韧如丝”他像磐石一样无转移,付出47年的时间经纬穿梭,百转千回。
曾几何时,藤编被挤在时光一角,不复当年风光。在倡导回归传统,发扬国匠精神的当下,还是看到了希望,作为一种传统工艺,藤编依然还有市场。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传统手工艺的再次重视,过往的藤编文化,昔日工匠指尖的韵律,或许还将传播和流转。